笔趣迷【biqumi.org】第一时间更新《科举出仕(士)》最新章节。
《二十四史》,黎池虽只抄完了前面四分之一,却专门用了段时间将之后的部分也看完了,与《通史》两相对照后,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也更深刻了。
除这之外,在学习上,黎池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实行着每个阶段拟定的计划,将以前的知识巩固得更加扎实,在知识的深度方面下足了功夫。
除深度之外,黎池也向广度上有所延伸。这主要是得益于京城的‘笔友’赵俭每次来信时,都会顺带给他捎一匣子的书,不拘是直接有益于科举的书,还有杂记、游记、诗集、各地府县志等等。
尤其是那些知名府、县的府县志,记载着当地的历史风俗、地理物产和人物文教等,让黎池虽坐在一村之地,却能了解到其他府县的情况。
当然,在延伸知识的广度上,除开赵俭给他捎来的书外,也少不了四宝店中书籍的功劳。一个书店的存书,即使有许多类似和借鉴意义不大的,除去这些,也还有许多有用和有趣的书值得一看。
黎池每个月去县学顺带交付抄写完毕的书时,都会借上一两本来看。
以前黎池拿样书都是付了押金的,后来徐掌柜看他实在想看又很爱惜书——也可能是见他与他们少东家交好,就说不再收押金、让他直接带回家看,看完后再还回来也就罢了。
如此,黎池每天在完成既定学习计划之后,也读了不少的书、扩宽了知识面。
随着与四宝店即徐掌柜的愈加熟识,黎家与徐家之间已算得上挚交之家了,有些虚礼也就不再拘谨。黎池到徐家去的次数也多了,自然地,与徐掌柜的女儿见面的次数也随之增多,有时还能说上几句话。
随着见面次数的增加,和与她见面之后的明显雀跃的情绪,让黎池不得不承认,他非常欣赏她。
若是他的心里年龄再年轻个十几二十来岁,他还可以说一句:他喜欢她、更甚至是他爱她。
可黎池觉得虽然他披着虚十六岁的皮囊,可灵魂年龄却已满五十岁了,喜欢或爱这种字眼,感觉已经说不出口了,实在太过矫情。
而现实是,在别人眼中,黎池就是个十六岁的年轻有为男子,娶妻生子人之常情,即使他内心觉得别扭,娶一个与他皮囊年龄相当的妻子,这件事是必然会发生的。
既然如此,那么温婉大方的徐氏女,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既然内心已有决定,黎池也就隐晦地向徐掌柜透露出了自己的心意,暗示等考完试之后就正式请媒人上门。徐掌柜自然乐见其成,两人达成了共识。
……
时间进入腊月下旬,新年在即。
黎池明年八月就要下场考取乡试了,若考中就要继续参加次年二月的会试、以及之后的殿试,因此,这个年就是黎池在乡试之前过的最后一个年了。
不单单是黎镖这一房黎家人,黎水村的所有黎家人都很重视这一个年。族长黎钦早早地就决定今年要大开祠堂,祭告先人、祈求保佑,祈祷黎池科考顺利、金榜题名。
当初黎槿考取了秀才,第一次下场参加乡试前,也是开了祠堂祭拜专门祈求先人保佑的。
可只看这架势,明显族里要更加重视今年的这次祭祖。毕竟黎池还是不同的——他是临淮府‘小三元’,而且一看就觉得他更聪明,定然能像之前的童生试一样旗开得胜!
黎池本人心里对此不过一笑置之,表面上还是很领家人和族人的情。对大年初一开祠堂祭拜祖宗先人,祈求保佑表现出很期待和重视的样子。
以此去安他们的心:看小池子本人很有信心的样子,又已经祭拜过祖先祈求保佑了,肯定能考上!
大年初一,黎镖携三个儿子和五个孙子,参加了黎水村黎家的祭祖。黎溏才八岁年纪还未成丁,又没有考取功名在身或有何成就,于是就没有带他一起去。
大年初一这一天,是一年头一天,春季头一天,正月头一天,因此又称“三元”。暗合了科举考试中的连中“三元”,是个吉利兆头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苟道修仙,从种田开始》【言趣阁】【小说书包】《灵气复苏,我从种田开始修仙》《在北宋当陪房》《洞中避难所》《守寡后我重生了》《全球进化:我移植了至高神心》【大闲人小说】《竞选神明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